平稳经济地区总体运行
全国31省份经济“半年报”日前均已出炉,地区超半数省份增速跑赢全国水平,经济但经济运行有所分化。运行整体上看,总体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平稳稳中有进。地区
16省份增速超“全国线”
从增速看,经济上半年有16个省份增速跑赢全国水平。运行其中西部地区8个、总体东部地区5个、平稳中部地区2个、地区东北地区1个。经济内蒙古以6.2%的运行增速领跑,重庆和西藏以6.1%并列第二。总体江苏、平稳山东、湖北、甘肃增速均为5.8%,吉林同比增长5.7%,浙江、福建为5.6%,四川、北京、新疆为5.4%,安徽、贵州为5.3%,宁夏同比增长5.1%。
经济大省勇挑大梁,发挥了稳增长关键支撑作用。上半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242.5亿元,继续稳居全国第一,占同期全国经济总量的10.6%。江苏位居第二,GDP达到63326.3亿元。“4万亿元俱乐部”除山东外又添新成员浙江,两省GDP分别为46677亿元、40920亿元,河南、四川分别为31231.44亿元、29463.3亿元。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贾若祥表示,区域重大战略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今年上半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数据)三大动力源地区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5万亿元,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41.6%,“发动机”作用更为明显。一方面,对全国工业的带动更足。三大动力源地区的8个省份中,有6个省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或超过6%的全国平均水平,江苏、安徽、浙江增速超过8%,北京、河北增速超过7%。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上海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生产形势全面好转,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6.1%。另一方面,对全国外贸的支撑更大。上半年,三大动力源地区的8个省份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4.7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为69.2%,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
向新向绿态势明显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是地区经济恢复向好的重要支撑。上半年,各地产业新动能不断发展壮大,向新向绿态势明显。在内蒙古,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2.4%,增速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3.8个和24.9个百分点;稀土化合物和多晶硅产量分别增长2.3倍和1.1倍。在北京,数字产品制造增长69.6%,数字要素驱动、数字产品服务成倍增长,使用机器人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人均产值同比增长超一成。在安徽,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核心部件——高密度微波互连模组完成重大突破,实现完全国产化。
各地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新兴领域投资较快增长。上半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9.6%,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8.6%、23.9%;北京市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53.5%和13.6%;山西省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50.6%,新能源发电投资增长34.9%。
高水平开放继续深化。上半年,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安徽以及京津冀、东北地区等多省份多区域的外贸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西部12省份上半年进出口同比增长10.2%,是我国外贸增长最快的区域,主要进出口商品为机电产品。海南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额同比增长40.2%,接待入境游客同比增长2.5倍。
今年以来,我国加快推进“两重”建设,加力推动“两新”落地见效,政策效应不断显现。上半年,四川省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1.4%,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88.7%;6月当月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零售额增长7.0%,增速由负转正,较上月回升18.6个百分点。江苏省限额以上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1%,增速较一季度提升4.1个百分点,较去年全年大幅提升14个百分点。
扎实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
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运行出现分化,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
这一深刻判断,在上半年地区经济的表现中也得到印证。对照各地年初设定的经济增长目标,上半年仅内蒙古、重庆、江苏、山东、浙江、福建、北京、天津超过年度预期增速。消费的走势也有所分化。上半年,湖南、河南、山东、湖北、贵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在5.5%或以上,而北京、天津、上海、青海、海南出现同比下降,降幅分别为0.3%、2.1%、2.3%、4.3%、6.2%。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上半年我国各地经济增长出现分化,下半年稳增长和改革发展任务较为繁重,迫切要求各地继续加大宏观政策力度,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加快全面落实已确定的政策举措,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更大力度推动“两重”“两新”,继续发挥好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同时,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增强经营主体活力,稳定市场预期,增强社会信心,及时推出一批条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改革举措,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
近期,多个省份陆续召开会议,部署下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记者梳理发现,深化改革、扩大内需、发展新质生产力、抓好政策落实等,是主要发力方向。
例如,湖南提出,抢抓“两新”“两重”政策机遇,着力稳住产业向好、消费趋旺的态势,大力发展绿色智能计算、低空经济、北斗等产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大力实施“项目大谋划、谋划大项目”行动,推动有效投资持续扩大。黑龙江提出,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内需,以有效投资做优经济增量,以对外开放集聚国内外资源,以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增添新动能新优势,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着力抓好项目建设、农业生产、特色文旅、民生保障等工作。广东提出,要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提高政策实施效能,强化惠企暖企服务,释放促改革强大动力。
刘向东表示,随着宏观政策持续加力和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各地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越发增多,发展后劲逐步增强,将为我国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百科)
-
据5月16日报道,根据法案的最终版本显示,欧盟国家将最终确定一个新的可再生能源目标,到2030年使欧盟42.5%的能源来自可再生能源。欧盟及其成员国正在努力推动经济脱碳,以应对气候变化,并通过发展欧洲 ...[详细]
-
近日,通用汽车宣布,与矿业巨头嘉能可敲定动力电池主要原材料之一——金属钴的长期供应合同,以降低该公司电动汽车原材料供应不足的风险。同一周内,福特公司和特斯拉也相继“锁定”锂矿资源,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甚 ...[详细]
-
当地时间7月26日,美国白宫表示,为支持供应、平抑油价,美国将在已售出超过1.25亿桶石油的基础上,再从战略石油储备中释放2000万桶石油,每天向市场释放100万桶。 ...[详细]
-
美国能源信息局EIA)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俄罗斯从美国第九大原油供应国攀升至第六位,达到421.8万桶。与此同时,从对美供应原油和成品油总体来看,俄罗斯仍居第三位,同比增加8.7%,增至1 ...[详细]
-
9月21日,可以说是今年以来,全球局势最为紧张的一天。在这一天,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讲话,在俄罗斯开启部分动员,整个欧洲局势都陷入紧张的氛围之中。而同一天,美联储宣布大幅加息75个基点,全球金融层面也陷 ...[详细]
-
马来西亚国家能源有限公司Tenaga Nasional Bhd,简称TNB)正在探索逐渐淘汰燃煤电厂的可行性,时间点设定在卡帕尔能源合资企业Kapar Energy Ventures,简称KEV)电力 ...[详细]
-
据英国石油公司BP)5月3日发布第一季度报告,该公司第一季度净亏损203.8亿美元,因决定退出所持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19.75%的股权后,减记了255亿美元的资产。英国石油公司的255亿美 ...[详细]
-
舍弗勒集团全球约200个分支机构举办约4,000场专题研讨会全球员工共提出20,000多项气候保护创意提案和建议,助力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发起"低碳通勤"倡议,以积分换捐助的方式支持 ...[详细]
-
据知情人士消息,英国能源巨头壳牌集团正在探索其全球可再生能源电力业务发展,拟向外部投资者出售股份。该人士称,壳牌正与顾问一起探讨,考虑将该业务分离成一个更加独立的部门。另外壳牌已与国际投资者进行接触, ...[详细]
-
瑞典能源署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风电项目被停止,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市政当局和当地抗议活动造成的。从 2014 年到现在,只有不到一半的风电项目获准开工建设。但在 2020 年,获批的申请比例下降 ...[详细]